面對面丨全紅嬋陳芋汐:是最親隊友,也是最強對手
巴黎奧運會,17歲的全紅嬋憑借總分425.60分的成績,蟬聯了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的冠軍,還刷新了一項紀錄,成為中國奧運史上最年輕的三金王。
全紅嬋:其實這一次我真的是沒有把訓練中,前段時間的好動作都跳出來。
記者:但是你是冠軍。
全紅嬋:冠軍而已。不知道為什么拿了之后也不是特別開心。
決賽中,陳芋汐始終以第二名的身份追趕榜首的全紅嬋,第三輪后將分差縮小到1.6分,最終以4.9分之差摘得銀牌。
陳芋汐:單從牌子或者成績來看,確實銀牌就是不如金牌,但是這場比賽包含的意義,包括整個比賽過程來說,我戰勝了我自己。
這場對決的6天前,陳芋汐搭檔全紅嬋,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臺跳水決賽中,以完美的配合再現“水花消失術”,憑借359.10分的高分斬獲這枚奧運金牌,為中國隊實現了該項目奧運七連冠。
先后進入發育期 有痛苦、有迷茫
從東京奧運會到巴黎奧運會,三年間,全紅嬋和陳芋汐這對中國跳水“雙子星”在人們的關注下成長。她們一個19歲,一個17歲,但在出征巴黎奧運會之前,全紅嬋曾在鏡頭前感嘆自己已不再年輕。
全紅嬋:我的年齡是正年輕,但是我的動作是沒有之前的好。之前很輕松,就很飄也是那種感覺,但現在站在臺上就感覺已經要碰到水了。
巴黎奧運周期,全紅嬋經歷了所有跳水女運動員都要經歷的關卡,發育關。她的身高長了7厘米,體重也增加了約7公斤。也因此,她才體會到了陳芋汐備戰東京奧運會的艱難。
全紅嬋:陳芋汐那個時候正在經歷發育期,可能跟我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的。可能我還沒經歷的時候不太理解,但現在經歷了,就非常理解,就很痛苦。
為了應對身高和體重帶來的巨大變化,全紅嬋必須加大體能和力量的訓練,才能維持原來的技術,提升動作穩定性。
記者:你每天日常情況下,要訓練多長時間?
全紅嬋:我們每個人都七八個小時。跳不好的時候或者被說的時候,就很容易想哭。也想過很多次放棄。每天的訓練要怎么堅持,今天練完了明天還來,是不是很累,這樣一天一天下去,所以也都會有這樣的想法。看我非常樂觀,但是都憋心里,不輕易講出來而已。
記者:你去跟陳芋汐說嗎?
全紅嬋:我們倆都是跳臺,我說給她,萬一咱倆都成那樣了,那誰都跳不好,這個金牌靠誰拿,不能被別的國家拿去。
挺過發育期后,是否能夠保持自己的最高水平,除了加大訓練量之外,還需要控制飲食,維持有利于動作發揮的最佳體重。
記者:體重要維持到多少?
陳芋汐:我的話一般是42.5公斤左右。不是完全不能超,確實那個上限應該是在43公斤左右。我用這些大量的時間去累積,去達成自己想要的東西,這我覺得是比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這種收獲是意義更大,更高級的快樂。
陳芋汐出生于上海一個體育世家,6歲開始練習跳水,14歲入選中國國家跳水隊。在2019年的光州游泳世錦賽中,首次參加世界大賽的陳芋汐就獲得了女子10米跳臺跳水冠軍,一戰成名,被視作“跳水新星”,成為東京奧運周期的重點培養對象。然而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導致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行。也正是在那個時候,她開始進入發育期。
陳芋汐:我那一段時間過得比較迷茫吧,我不知道是因為太久沒有比賽,還是說我真的是遇到生長發育的問題,就是會對自己產生一個懷疑。一天天練,一天天頂,就是堅持,我從小的夢想,我離它這么近了,我可能再多努力一步,我再多走一步我就能夠到它了,我為什么還不去努力?
也正因為東京奧運會的延期,全紅嬋意外達到了參賽年齡,提前搭上了奧運這班車。比陳芋汐小兩歲的全紅嬋,出生于廣東省湛江市的一個農村家庭,7歲時被選入湛江市體育運動學校,開始練習跳水。2020年10月,在全國跳水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首站賽場上,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的全紅嬋殺出重圍,力壓奧運冠軍和一眾名將,以總成績437.75分奪冠。首次在全國舞臺展露光芒,她因此入選國家隊,最終獲得了參加東京奧運會的資格。
東京奧運會的決賽中,14歲的全紅嬋以三跳滿分驚艷世界,她以總分466.2分打破世界紀錄奪得金牌。陳芋汐則以40.8分之差獲得銀牌。
記者:對你來說,沒有追求到自己心里面的那塊金牌,會有影響嗎?
陳芋汐:其實還好,因為以我2021年的狀態,其實我心里很清楚,我可能甚至站不上單人的賽場。既然我站上去了,我當然是想去拼第一,你說沒有遺憾,那肯定是有,但是我不會后悔吧。
一夜之間,全紅嬋以橫空出世的姿態迅速被外界所熟知,她的成績、她的個性、她的幸運、她的勵志以及她身上的一切都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。她入水水花小被贊擁有“水花消失術”,更被譽為“天才少女”。
記者:人家都管你叫天才,你覺得你自己是不是天才?
全紅嬋:我覺得我跳好了,把訓練做好了那一刻才是天才,天才也沒有他們所說的這么簡單,其實這里的每個運動員都很刻苦,我也可以稱他們為每一位都是天才。
一個月后,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,全紅嬋再次戰勝陳芋汐,獲得女子10米跳臺跳水冠軍。
陳芋汐:如果說我一直是第二,那我還不如不練。但是后來再想想,我都沒有努力過,我怎么知道不行呢,就再去試一把。
跟強大的競爭對手合作 陳芋汐感謝全紅嬋
東京奧運會結束后,全紅嬋和陳芋汐在教練組的安排下成為雙人項目的搭檔,這是兩個人需要共同面對的新挑戰。
作為女子10米跳臺的兩位頂尖高手,全紅嬋和陳芋汐雖然在個人項目中展現出超群的實力,但雙人項目對雙方的默契和同步性要求極高,因此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和配合。
陳芋汐:她是往下遷就我,更多的是我需要去往上面夠。我期望自己能,比如說我蹬得跟她一樣高,翻得跟她一樣快,動作跟她一樣漂亮。就是野心,不服輸的勁兒一直在心里憋著。
記者:那你怎么看待這段,跟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合作。
陳芋汐:有一說一就是真的很感謝了,因為我可能不跟她配雙人也好,沒有她也好,我不可能再把自己拉回這個位置。
2023年福岡游泳世錦賽女子10米跳臺跳水決賽,陳芋汐五跳近乎完美,以457.85分的成績摘得桂冠,不但創下了個人生涯最高得分,還完成了世錦賽三連冠的壯舉。
記者:有人說你是不幸運,因為在你最好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比你還強的對手,但是你覺得你是幸運,還是不幸運。
陳芋汐: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確實是幸運的,因為450分一直是女臺運動員的一個坎,很多人其實都達不到這個分數,如果說沒有她的話,可能我的運動生涯并不會達到這么高的水平。
全紅嬋:誰拿金牌不重要 因為都是中國的
全紅嬋和陳芋汐搭檔期間,兩人從未讓國際大賽女子雙人十米跳臺的金牌旁落。但在單人項目上,全紅嬋的表現卻起起伏伏,數次與金牌失之交臂。動作完成上的失誤,尤其是207C這個動作發揮不穩定,是影響她成績的重要因素。
代號207C的動作,指的是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,這是跳水運動中公認的高難度動作之一,許多跳水運動員都在比賽中因這個動作而折戟。東京奧運會之后,全紅嬋的207C非常不穩定,要么近乎完美,要么一瀉千里,一個動作得分就可以相差20分。
那段時間,207C對全紅嬋而言已近乎“魔咒”,她戒掉了最愛的零食,加倍投入到訓練當中,同時,外界的高度關注與沸揚的輿論也讓她備受煎熬。
全紅嬋:剛開始就大家對我的看法,我非常在意,因為大部分的比賽自己都在輸,也比較難過,在這期間自己其實每一跳都很緊張,因為大家對我的這種期望,就害怕自己做不到。還不如去換換思維,把這些東西都拋開,就算輸了我下次還可以再來,自己突然一下就想通了,也沒有那么害怕了我覺得,自己為什么要去想這些東西呢?也不是我自己能控制,也不是我能去管的東西,還不如先做好當下的自己。
2024年2月,全紅嬋第三次登上世錦賽的舞臺,這一次,她不僅征服了207C,還首次將世錦賽單人的冠軍收入囊中。東京奧運會之后的三年時間里,全紅嬋和陳芋汐包攬了所有國際比賽的金牌,成為巴黎奧運會冠軍最熱門的人選。
記者:你們在合作的時候是親密伙伴,戰友,但是一旦變成了單人就成了競爭伙伴,競爭對象了是吧?
全紅嬋:在國內的時候是有,但是在國外我們倆都雖然是單人,都在配合,因為我們倆都在互相幫助。
記者:但是這一塊金牌不是你們兩個人都能得的,只有一個人能得?
全紅嬋:我們哪一個人得了就等于自己也得了,因為都是中國的,誰得不重要。
記者:真的不重要嗎?
全紅嬋:不重要,因為國外的運動員也很想拿,你要確保這一塊是中國的,你才會更開心。
巴黎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決賽,全紅嬋和陳芋汐兩人聯袂貢獻了一場精彩的對決。最后一跳,以微弱優勢衛冕成功的全紅嬋與教練陳若琳相擁而泣。與教練相擁之后,全紅嬋一路小跑,找到陳芋汐,兩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。
記者:跑到陳芋汐那給她擁抱,你腦子里在想什么呢?
全紅嬋:我肯定知道她也是很辛苦,我拿了是不是不對,我那個時候就在想。上一屆也是我拿,這一屆也是我拿,所以我拿了之后沒有特別開心。
記者:你抱她的時候,你跟她說什么了嗎?
全紅嬋:很棒,你很棒。
記者:你也很棒。
全紅嬋:對,她還這樣說我了。
陳芋汐迎來人生十字路口 全紅嬋拒絕見好就收
走下領獎臺,對全紅嬋和陳芋汐來說,又是一個新的起點。在同濟大學2024年保送錄取的運動員名單中,陳芋汐順利入選,擬錄取專業是運動訓練。
陳芋汐:我現在前面擺著兩條路,在自己的十字路口需要去做一個抉擇。
記者:你怎么看你目前才十九歲的人生。
陳芋汐:站在運動員的角度,我覺得這個十九歲非常圓滿了,但是站在人生的角度,跳水只是我漫漫生涯中的一部分。
記者:如果你見好就收,可能嗎?
全紅嬋:不可能,為什么要見好就收?因為你還可以更好,可以一直好下去。我覺得其實還可以再拼一拼,去做到自己想成為的那個樣子。我想成為我自己,把最好的一面,把最好自己的動作跳到完美,去展現給大家,本來跳水就是欣賞的。
記者:你希望大家怎么對你才最有利于你發揮出自己的成績?
全紅嬋:希望以正常人對待,我不想這么多人圍著我。心態挺好的,還活著就行。以后的事以后再講。萬一以后不開心怎么辦,還不如先做好現在的開心。
賽場上,全紅嬋和陳芋汐是旗鼓相當的對手,也是并肩作戰的戰友。生活中,她們則是一對好姐妹,相互陪伴一起長大。
記者:我們給你們兩個一人買了一個小禮物,烏龜和蜜蜂放在一起。
全紅嬋、陳芋汐:閨蜜。
上一篇: 依法整治“飯圈”已成廣泛共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