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抱吧然后,再度成為對手
法國隊全場21助攻12失誤,助失比接近2。這個傳控數據就是還不錯的水平,但對這屆法國男籃來說,這算“運轉流暢”。法國隊交出了他們最好的一場進攻,亞布塞萊在NBA的時候沒這么厲害過,FIBA賽場上竟能如此驚艷,隔扣詹老漢,反籃戲濃眉,背身殺錯位,跳投進三分,無所不能。文班亞馬在某種程度上兌現了傳承的期待,籃球世界的權杖終將從對面幾個老家伙手里交出來,文班是接棒的人選,未來是他的,起碼有相當一部分是他的。
但未來還沒有到來,老家伙謝幕前,還想交代些東西。咱們只是NBA球迷,所以寄托在老家伙們身上的國家情懷與咱們無關。但一個時代的籃球記憶卻為全世界共享,即便沒有80%,也有70%的熱愛跟場上這老幾位分不開關系。你可以編排出一套皆大歡喜的劇本,這會牽扯到方方面面,于是終歸不會讓所有人都滿意。
現實往往比劇本更懂人心。你凌晨5點被微涼的清風喚醒,舒緩生命源泉壓力的同時,順手刷一刷文字直播,你會看到“庫里接球,三分!進了!”“庫里晃開防守,三分!又進了!”“布克突破,回球庫里,機會!再進!”“法國隊夾擊!庫里頂著防守,再進!啊!!!!”
你會開始懷疑一切的真實性,進而擔憂自己是不是弄濕了床單。但清脆的水花濺開的聲音告訴你,世界是真實的,不真實的只是庫里。在這一幕可能發生的deadline,傳世名畫赫然定格——弱側是偉大的詹姆斯和杜蘭特,他們擺出致敬法國人的姿態,等待一次本該出現的橫向出球,那最終應該形成一次偉大的45°斬或者霸王扣籃,但庫里把這偉大的鏡頭留給了自己。
“F.....Good night!”
杜蘭特當然已是見慣不怪,他跟庫里共同鑄就了生涯中的一部分偉大,彼此都是對方驚世駭俗時刻的見證者。對詹姆斯來說,這不是一次符合他籃球觀的出手,但詹姆斯已經適應了庫里,即便他們只是在過去1個月的時間里才算真正當了回隊友,詹姆斯卻是這支美國隊最懂庫里的球員之一。
詹庫杜,一種微妙的羈絆。這某種意義上來自于他們的地位與淵源,詹杜有“大小王”,庫詹有阿克倫,杜庫有漢普頓。但情懷或者玩梗并不是全部,實際比賽層面,他們確實合拍:
詹能洞察一切,是完美的反擊推進者,他可以找到任何人。他欠缺的是持續的攻堅能量和足以改變防守的外線威脅;
庫的無球加速和走位意識當世無雙,比他跑得快的當然不少,但跑這么快急停還能保持投籃穩定性的沒有幾個。他是喜歡出球的前場伙伴的最愛。他不能自己把球傳給自己,無球天賦需要有人認可并看到;
杜呢?他在任何體系中充當弱側接應點都是巨大的奢侈,也是不可升級的頂配。他不拒絕讓出舞臺給詹庫,然后能在任何時候切出來干一個,進入他的節奏。
這比賽很神奇——如果一個回合連續過了詹、庫、杜三人的手,球就有了魔力,基本會進:
詹推進,庫加速,杜弱側埋伏,正如芙寧娜增傷,那維萊特開轉,阿蕾奇諾鎮守另一路,何人能當?
美國隊有這一手大招,他們確實無所畏懼。
法國隊又是如何讓比賽拖入到了尊嚴時刻?
他們又如何一度領先這支美國隊?
恩比德可能并不適合防文班亞馬這種能投又很快的內線。開場的一些回合,美國隊防守吃了虧。科爾調整了策略,增加了換防,這跟打塞爾維亞的調整是一致的。
不同的是,法國隊沒有約基奇,反而讓美國隊認為沒有必要夾擊任何人。于是法國隊原本并不優秀的組織能力夠用了,他們只需要把球給到內線錯位,就有機會靠大個子打穿。美國隊的協防、籃板保護都不怎么樣。
上一場賽后說,美國隊原本擅長的外線逼搶推動的反擊籃球,在遇到塞爾維亞這種內線有強點,攻防組織性都在線的對手時,大概是不好使了。但這一套打法國隊或許有點用,因為法國隊后場實力一般,進攻整體性更加一般。這是為什么美國隊替補剛上來的時候占據了優勢,華子頻頻搶斷,美國隊打出反擊。
勢頭逆轉還是始于美國隊替補陣容的老毛病——打到哪算哪,沒有整體性,也破不了聯防。兩邊都亂,隨機性就很大,可能是美國隊滾雪球打崩對手,也可能法國隊亂中獲利。科爾決賽做出了調整,減少了阿德巴約的時間,DNP了懷特,啟用了塔圖姆。輿論壓力之下,這種調整是必要的,但并沒有效果。塔圖姆從總決賽開始做的事情跟阿德巴約并無二致,更何況美國隊替補本身就沒有重點,組織和空間都沒提升,塔圖姆、熱巴、懷特,都干藍領的活,誰又能比誰好到哪里去?
美國隊還是得靠幾個老的,因為幾個老的更能在缺少熟悉體系的情況下打出可靠的起手式。更明確地說,只要進攻不知道怎么打合適了,那就詹姆斯找庫里,庫里找杜蘭特,杜蘭特找庫里——庫知道怎么跑,杜知道庫里往哪跑,詹知道怎么傳。
第四節,法國隊瘋了。大量不顧后果的拼搶,拉滿對球侵略性。美國隊懵了,即便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超級巨星,在巴黎的這個舞臺上,面對人人視死如歸的法國隊,他們漸漸沒了章法。雖然法國隊甚至會擺出既無文班也無戈貝爾的替補陣容,但總體來說,FIBA規則下,他們的內線防守是堅實的,更何況是第四節所有人都拼命的時刻。
靠硬沖莽打,只能失誤連連,詹、庫、杜,這個時候都犯過錯誤——這是有意而為的劇情鋪墊,還是渾然天成的欲揚先抑?
冷靜下來。
偉大籃球故事的結局,一定會以親密無間的合作為終章,不管是命中注定的羈絆,還是勢同水火的敵手,當你們站在同一陣容,也就唯有團結二字。只有一個破局辦法,用最可靠的手段,將力量打到一處。
于是,詹庫擋拆,美國隊王牌起手式成為了第一彈,詹姆斯出球拆到45°的庫里,中!
接下來,庫詹再擋拆,庫里弧頂晃出機會,再中!
法國隊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——亞布塞萊,他追不上庫里。于是他們做了一個無意義的調整,讓亞布塞萊從對位詹姆斯改為對位杜蘭特。
庫&杜:認真的?
正式服變懷舊服,老玩家狂喜。
法國隊堆人數在上線起了作用,球最終出到了底角的布克。布克清楚命運的軌跡在這一刻指向哪里,他看到了弧頂的庫里,他正蓄勢待發。
再中!
可惡捏!
那就斬斷一切羈絆,回歸應對科爾執教球隊不變的初心,去撲,去堵,去追,一起上,把庫里給我掐死!
如果說,奧運是河村勇輝的“灌籃高手”,那么,它之于庫里就像“黑子的籃球”不真實的方式,真實地打在黑子臉上。
夾擊庫里,放空詹姆斯和杜蘭特,偉大的防守選擇。而這一刻的偉大,是杜,是詹,還是庫,又有什么分別?都不是外人,兄弟當仁不讓了!
杜心領神會。
詹在0.3秒之后皈依真香定律。
科爾心中的一顆大石落下,執教美國隊的生涯定格于此,何嘗不是一種功成身退。他不吝贊美于庫里,當然又比任何人都有資格擺出“老子見多已是麻木”的淡定,然后在心中暗自慶幸,“某愿拜為義父”。
結束了,奧運男籃。
詹杜庫聯盟,最美好的籃球體驗,最和諧的皆大歡喜,會在幾個月后重新開啟戰火紛飛。
但那又能怎樣?
現在,這一趟旅程已是完美。略為自嘲的哈里伯頓并無遺憾,塔圖姆更是虛假的“世界冠軍”與真實的世界冠軍雙豐收。而詹杜庫:
一個收獲了MVP,成就了籃球頂尖榮譽的全滿貫;
一個4枚奧運金牌在握,FIBA之王無可爭議;
一個擁有了美國男籃歷史上最偉大比賽的收錄,完成了FIBA賽場實力的自證。他已是密不透風的閉環。
這一屆奧運有關籃球的記憶已定格于這一畫面,FIBA賽場有了屬于庫里的又一經典。而上一次,還是兩天前。